這一集講的是親子關係的底層邏輯。我們一直在談親子關係要好,到底是從什麼角度來談?為什麼要追求一個好的親子關係?以及,什麼才叫做好的親子關係?
認知高度與親子關係
要談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,不能不考慮這個「親」是什麼樣子的「親」。這件事情,我一直都模模糊糊的知道,甚至實際上也這樣做,但是一直到這一次,才這麼直接地去理清這當中的關係。
面對認知程度太低的爸媽,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斷裂的關係,這樣你才可以趕快出去。不需要把你自己的大把大把能量都拿來讓皇上母后開心,不需要為了那種罪惡感所以付出這麼大的代價。在這種家庭裡面,自己的人生要用搶的……趕快衝出去,搶自己的人生。
許多為人子女困在過度糾結的親子關係裡,而許多為人父母則是困在已經斷裂的親子關係裡。
父母很有資源、滿手好牌,但子女卻賭著對父母的一千萬個不滿,把資源棄如敝屣,在他眼裡,父母想要塞給他的,真的是垃圾。
於是,父母滿手好牌,卻給不出去。
所以,問題在哪裡?
問題在,那些認知程度較低的爸媽,覺得自己很厲害,但孩子心知肚明,爸媽的認知程度只有到這裡,沒辦法溝通。
那些認知程度很高的爸媽,和孩子之間卻少了某些環節,孩子沒辦法看懂爸媽的本事與做事情的邏輯,在互動裡一直累積怨氣,最後只能斷裂了。
親子關係的真義
最恐怖的是,有錢人還懂親子教養。聽完這一集,我真的懂這是什麼意思了。
真正厲害的是一個家族企業的思維:家族裡的每一個人都各自有一片天,沒有一個人是依賴他人的,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自己的力量。是爸爸、是媽媽、是兒子,同時也都分別經營著自己的事業、展開著自己的訊息網、打造著自己的獨特圈層。餐桌上一聊就打通一個思維,解決一個問題;手機拿起來拉個群就牽起一條人脈,跨過一個門檻。
如果有人剛好坐在隔壁桌,正好聽到他們在聊天,會聽到什麼呢?應該聽不到什麼,應該只會聽到通篇喇低賽吧,但是仔細聽的話,他們一邊喇低賽一邊就事論事、一邊解決問題,還會聽到每句話裡自帶的財務金融專有名詞……那種英文、中文、台語交雜的財務金融語言 XD
所以,所謂的親子關係到底是什麼?親子關係是家族資產一代翻30倍、50倍、100倍的秘密。年輕一代願意跟、願意學、踩住時代紅利,一把就可以托舉上去。可以傳承、可以合作、可以團戰;跨圈層、跨領域、跨世代。
年輕一代十幾歲就可以站上親輩、祖輩的肩膀,我的天花板是他們的地板。
這才是親子關係的真義。
走什麼路?
所以,回到一天一天的累積裡,一遍一遍問自己,我到底要什麼?
走不同的路線,經歷不同的事,拿到不同的結果。
寫出這樣的路線、畫出這樣的地圖之後,自己看了很久,驀然發現:啊,我剛才從頭到尾沒有想到成績、沒有想到學歷耶。剛才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提升自己的財商、怎麼講對的語言講到下意識、怎麼下功夫……
學校不會讓我的孩子走上路線一,不是學校故意不幫我,是學校的本質就不是路線一……學校不在那裡。
按讚加入粉絲團